啃文书库 > 军史小说 > 工业中华 > 第107章 大建设时期(2/4)

第107章 大建设时期(2/4)

上一页工业中华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啃文书库在线收听!
张的无能,战争头子才再一次被推举出来……

他立刻致电施莱尔,感谢他提供的法国消息,不过婉转的向他建议,这种重要的消息应当更加及时,才能体现出双方的合作诚意和私人友谊。

石山坳,煤铁工业基地,现在这边的主管是马尾炼钢厂的钱青,来到这里后,随行的上百名的技术工和近20名德国技师就开始了炼钢高炉的建设,现在终于完成了初期测试和试产。

从福州马尾千里迢迢跑到这个山窝里来搞钢铁基地,原本就算是钱青也是颇有些想法,不过来到这里后,立刻被这里高质量的无烟煤和高品位的铁矿石所吸引,更为优越的是,这里的煤层富产田天然焦炭,这对于炼铁炼钢绝对是一个极大的优势。

使用煤炭进行高炉炼铁的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尤其是其中的硫化物残存在钢铁中,将导致钢板脆性大大增加,而且在二次熔炼时也不容易彻底去除,而且普通无烟煤燃烧的温度也远不如焦炭,而有了大量的天然焦炭后,练出的铁水品质也将大幅度提高,这同样也有助于提高后续钢材的质量。

有了这些有利条件后,第一炉的铁水在高炉建成后不到一个半月就出炉了,经过检测,生铁的品质达到了二等品质,这个品质已经可以直接用于一步脱碳的炼钢,生产出普通钢材。这相对于马尾炼钢厂从炼焦开始繁复的钢铁流程,可以说是巨大的进步。

很快第一炉钢水也出炉了,经过轧钢制成钢板后进行测定,品质相当不错,钱青预计这些钢料运去马尾深度加工一下,出产的钢甲肯定好于以往福建本地的铁矿不过两座炼钢炉进行24小时运转,已经让这批从马尾来的100多名工人满负荷运转起来了。

就连德国技师看到中国工人的工作状态,也向钱青建议要降低劳动强度,否则这炼钢可不是个简单的活,每一个步骤、流程都需要工人们全力协作,万一引发操作失误,轻则浪费材料,重则还将造成重大事故。

钱青显然也是意识到这个问题的,和同来的高级工们商议了一下,只能暂时降低出炉速度,减缓工人劳动强度,同时派人立刻向马尾船政留守的徐国方拍发电报,要求增派工人,同时提出迅速采购新的冶炼设备,加快对这里发现的几座品位不错的铜矿的开发。

而面对这边两座富铁矿和一座富煤矿的高速开采,投入其中的用工成本也大幅度上升。现在围绕着煤铁基地,周围的四邻八乡的村民,除了在家务农的老弱外,年轻人基本都来到这边矿上工作了。

互济会可没少宣传,这是天朝来开办的矿山,福利好待遇高,还有免费午餐供应,当然只是管饱的那种,这越南啥最便宜,那就是一年三熟的大米,还有就是藏不起的水果要知道这边山区村子里的劳力,一年也未必能赚到几两银子,现在到了矿上,一个月至少900工钱,这对于农村里的人来说,自然是不可抵挡的诱惑。

阿泰是附近傣族村的一名铁匠,以往也就靠着在各个村子里打个农具、修修家什混口饭吃,整天在各个村子里走动,餐露宿的还只能混个半饱,自从几个月前听说这里开矿场了,强劳力一天30,还包一顿饱饭,他想都没想就到矿上干活了。

两个月前,他拉着矿上的马车送矿石到附近的仓库,看到很多人正在建造那种一种奇怪的巨大筒子楼,其实那是炼钢的高炉,他自然不知道,只是听说这里要练铁,至于怎么炼铁他可就不懂了。

之后不久,他就看到厂子里招徒工,条件还挺难的,能吃苦耐劳那是最基本的,笨头笨脑自然是不行,同村的王大虎虽然有一把子力气,不过负责挑人的老师傅问了这厮几个问题,就把他打发走了,

阿泰本来也差点被打发罗,因为老王师傅第一个就问他识字不虽然这时代汉字还是越南唯一的正是官方用字,但是他一个傣族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工业中华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