啃文书库 > 军史小说 > 工业中华 > 第25章 敌人都是纸老虎(2/4)

第25章 敌人都是纸老虎(2/4)

上一页工业中华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啃文书库在线收听!
)、巨舰大炮之说都是让人有振聋发聩的感慨。

孙复坐在下面闭目养神,眼角却不时瞟过上面那位眉飞色舞的大人,现在的孙复虽然谈不上与秦铠有什么特殊合作关系,不过以他的精明,自然明白这年轻人的前途或许日后不可限量,他与丁日昌都是一个想法,助之以为助力。

“孙复,你看秦烈此举有何含义?”丁日昌看完一小篇后,抬头问起下面闭目假寐的封面题写者。

“大人,秦烈这胸中见识不可斗量,这些都是他传授员的说,我都闻所未闻,看来他是觉得这地方太小,施展不开拳脚罗!”孙复双目微睁,淡淡的说道。

“立言之说?”丁日昌琢磨了一下,“未必!这本小册子的内容观点虽新,却陈述较为简单,这可让我颇有些兴趣,这秦烈上课时,都给他生灌输些什么问?”

丁日昌猜对了秦铠并非立言之说,却也不知道秦铠到底想干些什么,而事实上,这些由何家出面印刷的小册子一部分免费送进了堂,成为员当中抢手的书籍,而另一部分,则通过另外的渠道,被送进了南洋水师。

关于四次近代大战的讨论轰轰烈烈的展开了,在秦铠的建议下,一份由小组薛超创办的报出现在马尾船政堂,当然内容严格限定在术性的讨论和介绍列强国家的最新情况,这其中的一些消息来源于秦铠,另外一些则由何家、吴家从广州的洋买办那边收集而来,其中,东面大海上那个弹丸小国的维新和军事化的内容也被写进了报。

几天后,马尾炮局一侧的研究所终于迎来了一大批的设备,研究所自从成立之后,其实更多的是像一间堂,不断扩建的校舍和源源不断从周围农村、乡镇前来习的少年,构成了研究所的主旋律。

而新到的设备,正是秦铠在广州通过施莱尔领事购买的化实验设备和各种原料,化实验室被单独设置在研究所的一侧,秦铠把手工的人手想了个遍,也没找到好用的人手,没办法,只好赤膊上阵,亲自带着黄兴、孙翔,又调来一批艺圃里刚找来的新工人,干起了实验工的活。

而一直来只能以基础模式运行的光脑,在秦铠魔鬼式拉练积蓄了足够生物能量后,终于再一次的完成了部分功能和信息的修复,光脑绘制的修复状况全息影像图显示,光脑可以以正常模式启动,只是数据区的恢复还没有什么进展。

此时,秦铠正在进行着一项电解试验,一台由锅炉驱动的直流发电机提供了电能正在电解水,产生的氧气和氢气通过两个收集装置收集到试验烧瓶内,而一群年轻人看着这神奇这变化,纷纷奋笔疾书,记下教官的每一句话。

而秦铠现在要做的,就是把这些员都教导成有化试验常识的实验员,毕竟这时代化工业绝对是新兴产业,尤其是在刚刚开始洋务运动的中国土地上,而两个生黄兴和孙翔显然成为了其中的佼佼者,这不外乎他们整天跟着秦铠的原因。

不过对于化试验室,秦铠有着极其严格的规定,在目前情况下,只允许操作他认可的试验,他可不想把自己的实验室变成诺贝尔家族式的爆炸工厂。

远在华东的上海江南制造局,是这时代大清帝国最庞大的军工基地,而坐落虹口的炮弹三局则是江南制造局的第一批工厂,说来也有些凑巧,这炮弹三局的创世人正是丁日昌、韩殿甲和英国人马格里。

林德平是炸弹局的一名小吏,早过了三十而立的年龄,正靠在一台装药机下面休息,现在也是不死不活的耗着,炮弹局现在也没什么大工程,太平了十几年,造的各型号炮弹都积压在仓库里,朝廷今年已经下了旨意,大幅度消减制造炸弹的款子,看起来这日子可越来越不好过了。

外面一个工匠端着青瓷饭碗跑进来,冲着林德平喊道:“林爷,帮你把饭带来了,今个儿吃菜汤面,饭堂的老黄说了,加过猪油嘞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工业中华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