啃文书库 > 军史小说 > 工业中华 > 第381章 完美的“玉衡”级重巡(3/4)

第381章 完美的“玉衡”级重巡(3/4)

上一页工业中华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啃文书库在线收听!
尾海运的体系,继续大量引进西方廉价的熟练工人,虽然说是大量,事实上这可能性不大,现在南洋体系内所谓的大量西方工程师和技术工,把欧洲木匠、铁匠算进去,也不超过700人。

但是,在马尾工业最重要的工艺成型阶段,这些西方工程师给出的有益建议,有着惊人的价值,所以,他希望把引进技术工的数量扩大到至一万,而他的打算,则与这个要求息息相关。

马尾工业现在已经逐步在与轻工业脱钩,除了成衣产业,因为缝纫机的生产仍然处于保密阶段,纺织机的市场已经基本饱和,也没有继续投入研发的必要,而徐国方罗列了一张详细的轻重工业布局图,这让秦铠也是眼睛一亮。

秦铠不是没想过布局一个大大的基础工业,不过光靠光脑显然无法完成这样的工作,就是借鉴历史上老牌列强的经验,也没有中国式的发展模式,所以他在马尾,事实上只干了两件事情。

一是继续提升造船工艺,通遥造船激发配套产业,现在看起来,确实效果不错,马尾船政不愧是中国重工业的摇篮,这时代的精英几乎都云集在此,而且从左宗棠、沈葆桢到丁日昌,无一不是这时代开眼看世界的名臣,自己站在他们创造的基础上,无疑是事半功倍!

二就是大炼钢铁,钢铁产业是工业化的脊梁,这话无疑最能说明钢铁工业重要性,一切的工业化进程,都是建立在钢与铁的化上,面对这方贻几乎是空白的清国,马尾船政拥有的两座马丁炉和两条轧钢设备,无疑孕育了中国这时代最优秀的钢铁工人。

现在看起来,他的选择无疑是非常明智妁,经过四年的羽化成蝶,现在,除了南洋体系外,鳘个大清钢铁产量是吨,而且全部是旧式炒钢法炼制,那玩意只能打制菜刀、锄头,在大工业中根本用不上。

洋务派的核心工业——江南制造局所有的钢锭、铁锭,都来订货自洋商,因为投产钢铁厂,一是废钢废铁多,二是根本无利可图,还不如直接跟西洋人买加上这两年,西方经济危机,钢铁根本就是白菜价!

但是,就在这两年间,马尾工业的钢铁产量,已经从最初的年产3000吨,迅速扩张到目前由石山煤铁基地、马尾第一钢铁厂、雷州第二钢铁厂、防城特种钢厂组成了各具特色的钢铁王国,一个年产铸铁23万吨、钢3万吨的巨型重工业已经诞生了。

徐国方为这个钢铁帝国设计了一套衍生的工业体系,包括从最初的钢铁冶炼开始的选矿产业这其中包括只管重要的铬镍锰钨这些重要金属的冶炼,再到炼铁业、炼钢业、钢加工业、合金钢、特种钢产业、民用铁制品等产业。

这些都是徐国方深入调查,并且取经国外工程师后得出的结论,这些产业在南洋炼钢产量提升后,将会继续提升钢铁的附加价值!

而徐国方提出这个框架也是基于目前机器设备能够到位的情况,除了一部分需要从海外购置外,其他的技术方面,完全都没有任何难处,而且一旦投入生产,很快就会为整个钢铁产业链创造利润和盘活钢铁的产销。

以秦铠后世的眼光看来,徐国方的计划也是十分有前瞻性的,他甚至丫丫了一会是不是转战国内的铁制品市场在南洋工业体系庞大的产量面前,估计很快国内的原始炒钢业就会全面破产然后到处都充斥这南洋工业生产的铁锅、铁水壶、铁铲、铁农具,乃至菜刀、锅铲都被南洋工业垄断······到时候,给咱的铁制品打个什么10go比较好呢?

对这个计划赞不绝口之后,徐国方一脸郑重的拿出了建设方案,秦铠没看到其他东西,就看到第一页右下角写的一行预计投资金额,立刻就差点手脚抽筋······整个南洋钢铁工业体系,计划是在8年内完成,预算投入是白银万两!

眼冒金星恢复之后,秦铠这才问道:“国方,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工业中华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