啃文书库 > 军史小说 > 崛起之新帝国时代 > 第三百九十一章 迟来的背叛(3/4)

第三百九十一章 迟来的背叛(3/4)

上一页崛起之新帝国时代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啃文书库在线收听!
量使用。对于美国来,194年底被迫卷入战争是场彻头彻尾的灾难,战前只有不到五分之一的陆军部队换装伽兰德半自动步枪,而且大量步兵武器在194-4年初的溃败中损失。美国政府在情急之下向中国订购7万支半自动步枪,大多装备海军陆战队。为美国制造的197式步枪都修改了弹膛以适应美军的弹壳更长的.0-06枪弹,由亚东汽车公司生产。美国海军队员们不免会比较他们手中的两款半自动步枪,陆战队少校卡尔逊发表了他的看法:“同中国步枪比起来,梅尔文?约翰逊先生的玩具(指约翰逊1941式半自动步枪)根本不值得一提。” 威廉?斯利姆将军得更直截了当:197式半自动步枪是“有史以来设计得最出色的战斗工具。”

195年,中华帝国在干涉俄国内战时实验性地在西伯利亚空降了步兵分队。获得了最早的伞兵作战经验。190年正式宣告成立的空降兵经历了无数演习和多次规模实战后得出结论:对于经常孤悬敌后的伞兵而言冲锋枪的有效射程显得不足,步枪射速太慢,机枪则太重不便于跳伞时携带。伞兵需要综合这三种武器长处的单兵装备。空降兵上尉李汉萍提出了大胆的建议:将勃朗宁1908式轻机枪去掉脚架,截短枪管以减轻重量,作为自动步枪使用。194年。第一伞兵团就带着如此改造过的“自动步枪”空降东京。枪管都被截短到接近导气箍的位置。以致德国驻日武官目睹战斗后,向国内发回的报告宣称中国伞兵全部使用霰弹枪。作为武器检验的测试,这一改造的结果很令人失望,抵肩全自动射击时后坐力太大,枪口几乎没法控制。伞兵抱怨他们只得瞄准敌人的鞋子射,希望枪口上跳时子弹会碰巧打中脑袋。而且哪怕枪管已经截短,1908式轻机枪作为单兵武器也显得太重了。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是设计一种威力和后坐力都介于手枪弹与步枪弹之间的卡宾枪弹,并制造出发射它的自动枪支。

无独有偶。帝国海军陆战队也在为类似的要求大声疾呼。陆战队一直对军械局决定用9冲锋枪取代他们得心应手的1905式冲锋枪持坚决的反对态度。9卢格手枪弹相比被撤装的.44-40弹,侵彻力与停止能力都打了折扣,陆战队认为其远不能满足大多发生在00码左右距离上的接舷战斗的需要。

陆军军械局的官僚被空降兵与陆战队的聒噪弄得不胜其烦,于是联合各军种成立一个自动步枪和弹药研究委员会。官僚们也许只是将它作为推卸责任,搪塞公众舆论的工具。却不料委员会很快搞出了首项成果,即198式短步枪弹,又称为6.547弹。

某些日本青年军事史研究者宣称这一开创了“中间威力枪弹”时代的伟大发明是剽窃日本的6.5有阪步枪弹的成果。其实它的真正原型是一战时期萨维奇公司开发的.50-000狩猎用枪弹,装配87格令重的弹头时初速为每秒000英尺。而中国工程师重新设计了更流线形的弹头,重量增加到117格令,在双基球形发射药的推动下初速可以达到每秒65英尺。比起后来德国开发的7.9弹。197式短步枪弹重量略大,但弹道性能和射击精度都更优越。后座力则比全威力步枪弹柔和得多。是最合适500码内战斗的枪弹。

发射6.5短弹的199式自动步枪由久负盛名的刘庆恩设计。这位年逾花甲的设计师复刻了在1905式冲锋枪与刘式轻机枪上久经考验的自动机构:长行程导气活塞通过枪机体上的半螺旋槽驱动枪机回转,实现闭锁和开锁。只是199式自动步枪的导气孔与活塞移到枪管上方,枪身下的空间留给0发容量的双排双进弹匣,和包含快慢机的击发装置。射手只要扳动握把附近的快慢机柄便能选择自动或是半自动射击。导气系统添加了气体调节器,通过调节选择导气孔可以兼顾射击精度与可靠性。

199年7月,刘庆恩的自动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崛起之新帝国时代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