啃文书库 > 军史小说 > 李逵的逆袭之路 > 第563章 绝户计(2/3)

第563章 绝户计(2/3)

上一页李逵的逆袭之路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啃文书库在线收听!
河套,上万里的距离,正所谓鞭长莫及。”

说打这里,李逵顿了顿,喝了口茶润润嗓子,继续道:“其三,西夏国内,党项各部才是游牧民族,大量的汉人都是隋唐,甚至更早时期在河套地区繁衍生息的汉人。攻打西域,这些以步兵为主要兵种的汉人肯定不会不远万里去西域征战。毕竟步兵打骑兵,只能成为西夏远征大军的累赘。”

“学士,你想咱们大宋屡次平叛西夏不成功。这当然有军事上的问题,但不可否认的是,西夏的骑兵才是对我大宋威胁最大的后手。只要党项的部落离开了河套平原,西域各国肯定不会答应这个外来户作威作福,西夏能够快速机动的骑兵被牵制在了西域。留在河套之地,都是只能守城的步兵啊!我大宋对付骑兵没办法,难道对付步兵也没办法?只要我大宋在军事上占据优势,招安之后,西夏党项和汉族就完全剥离了出来……”

面对李逵的这个计策,安焘只能说一个字:“毒!”

实在是太毒了,西进对西夏的回血是至关重要的。可西进之后,西夏就回不来了。

而且西夏留在河套的军队,因为西进面对西域游牧国家,只能派遣骑兵。留下来的步兵,似乎连安焘都觉得欺负他们手拿把攥的容易。。

结果就是,大宋用其其丰富的步兵战术,碾压对手。将西夏留在河套的汉人组建的军队都给灭了。

可安焘还有个疑惑,毕竟兴庆府周围的城池是西夏最为富庶的地区,这些富庶之地,西夏的部族无法染指,但却被西夏皇族死死的控制在了手中。如果西夏王族势力不走。那么结果还很难预料。安焘询问:“李氏的实力还在,身为西夏皇族,他们怎么可能不重视祖宗之地?”

没错,西夏李氏的陵寝都在河套。西夏的部族走了,西夏皇族不走,还是没用。

李逵笑道:“学士,你也知道西夏的部族都是游牧民族,他们要是见到了比甘凉更好的草场,更旷阔的土地,他们还会想着回到河套吗?你总不能指望他们会放弃游牧,去种地吧?就连李氏控制着西夏一半的骑兵,也不放心这些在外的军队。只要西夏的部族不回来,李氏能不去?去少了好不成,最后河套空虚,咱大宋的机会不就来了吗?”

“再说了,李氏要是真走了,他们还能回来吗?党项其他不足不想回来,西夏的李氏也只能在西域耗着。到时候,说句不好听的,李氏的祖坟被人刨了,他们也不敢回来。一回来,党项八族就能分裂,李氏承受不住这等损失的损耗。只要西夏西进,大宋拿下河西走廊,他们绝对回不来。”

这是阳谋,安焘沉默了。

原先李逵在朝堂上的风评真不好,他和苏颂搞在一起弄什么大钟,钟楼。然后发明了火炮,几乎所有人都觉得李逵是个会点技艺的憨货。可是这家伙隐藏如此深,对于文人来说,能够颠覆一个国家的基业,绝对是超一流地人才。

就像是当年的张元。

张元的才能要是不被李元昊认可,也没有帮李元昊立国,他不过是在大宋连做官资格都没有的寒门书生。

正因为张元帮忙李元昊立国,还接连辅佐李元昊大败了大宋,这才让仁宗皇帝重视起来。

也就是张元之后,大宋科举做出了改变,只要是进入殿试资格的贡士,没有了黜落这个规矩。要不然,之前的科举,殿试的淘汰率是一半。这也是为什么宋朝的科举虽然达到了鼎盛,但也被称为最难的科举的原因。

张元被屡次卡在了殿试最后的一步,说明张元的才华,其实在北宋的学子之中绝对不是第一流的。

可就是这么一个怀着对大宋不满的学子,去了西夏就给了大宋一个响亮的耳光。这一击,也让仁宗皇帝眼冒金星。

相比张元辅佐原本就怼大宋有二心的李元昊,李逵的筹谋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李逵的逆袭之路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