啃文书库 > 都市小说 > 何日请长缨 > 第四百五十章 致胜法宝(2/3)

第四百五十章 致胜法宝(2/3)

上一页何日请长缨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啃文书库在线收听!
些思想的碎片。她一遍又一遍地测量着拆开的机床,想从这些枯燥的数据中寻找灵感。

“于工,还在忙呢?”

一个声音在于晓惠身边响起。

于晓惠扭头一看,见说话的是车间看大门的老师傅赵金泉。这是一位60来岁的老工人,据说是退休之后返聘回来的,被82厂安排在404车间做一些勤杂工作,晚上则负责在车间值班。

他成天笑咪咪的,对谁都特别客气。于晓惠有许多次都让他不要称呼自己为“于工”,叫自己“小于”或者直呼其名即可。但赵金泉坚持说于晓惠和其他人一样,都是有学问的人,理应被尊称为“于工”的。

“赵师傅,我在这琢磨一下这台镗床。”于晓惠客气地向赵金泉说道。

“这是咱们自己造的镗床吧?我看和德国人造的相比,也差不了多少了。”赵金泉凑上前来,用手摸着镗床,感慨地说。

于晓惠叹道:“看起来是差不了多少,可是实际做加工的时候,差别还是挺大的。博泰的镗床,1000毫米深孔能够保持2微米的精度,我们只能做到5微米,再往下就达不到了。”

她能够这样对赵金泉说话,是因为知道赵金泉也懂机床。平时大家在车间里做实验的时候,赵金泉经常会过来看看热闹,说到具体某种机床的性能时,他还能评论一二,显得对机床颇有一些了解的样子。

听到于晓惠的话,赵金泉说道:“于工,你也别太焦心了。咱们和德国相比,还是有些差距的。我记得原来咱们自己都造不了这种级别的深孔镗床,外国人又不肯卖给咱们,我们82厂过去还搞过土设备来做深孔镗呢。”

“是啊,可那是过去的事情了。”于晓惠说,“赵师傅,你可能不太了解,我们临机集团这些年从国外进口了一大批设备,又自己搞了一些技术革新,很多方面和国外已经没有什么差距了。

“就说这台深孔镗床,我们用了很多进口配件,自己生产的配件也基本达到了博泰原装配件的水平。可同样的东西,装配起来就是不如人家的好,实在是让人觉得难受啊。”

赵金泉问:“我看你这几天天天都在车间里加班,有时候加到深夜才回去,就是在琢磨这件事情吗?”

“是的。”于晓惠说。

“那么,你琢磨出啥了?”赵金泉问道。

于晓惠一愣,一时不知道该如何回答才好了。

82厂能够安排赵金泉到404车间来值班,这个人当然是可以信得过的,于晓惠不存在需要向他保密的问题。但作为一个看大门的老工人,向于晓惠询问机床设计上的问题,而且是这种连于晓惠自己都觉得很困难的问题,似乎就有些不正常了。

就算于晓惠愿意满足老工人的好奇心,向他解释一二,他又能听得懂吗?

见于晓惠不说话,赵金泉笑了笑,自己先开口了。他说道:“我有个不成熟的想法,说出来给于工你听听,没准能给你一些参考,不知道你有兴趣听没有?”

“好啊!赵师傅你请讲吧。”于晓惠应道。她是一个很谦逊的人,即便是对一个老工人,也能保持足够的尊重。

不过,在她心里,对于赵金泉能够给自己提出什么好的建议,基本是不抱啥希望的。她觉得,赵金泉或许就是那种“民科”,想法很多,但要么是站不住脚的瞎想,要么就是学术界早有定论的一些知识。

赵金泉说:“我觉得,于工你的思考方向可能出了一点问题。你总是在这里分析我们的机床哪个配件做得不如人家的好,哪个地方装配上出了什么差错,这样想下去,恐怕是很难想出一个结果来的。”

“那么,我该怎么想呢?”于晓惠问。

赵金泉说:“其实,造机床就像我们造导弹一样。要造出最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何日请长缨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