啃文书库 > 军史小说 > 穿越从藩王开始 > 第30章 崔鸣九(2/3)

第30章 崔鸣九(2/3)

上一页穿越从藩王开始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啃文书库在线收听!
子前站着一个帅气青年,就像看到救星一般。大步流星走来,远远几十步外,便拱手而来,道:“兄台…在下崔鸣九有礼了。”

大冬天手拿一把纸扇,不是书生就是脑残,对于这样的人崇祯早就有了自己的定义。

“这天气也不热啊?怎么拿把扇子啊?”

自称崔鸣九的人道:“崔某人不过一介草莽,拿把扇子不过是做做样子,兄台莫要在意…”随后一脸严肃,在崇祯耳边小声问道:“兄台也是来找黄管家的吗?”

崔鸣九这么一说,崇祯倒是不敢再开口了,如此神秘,必定有其不可告人的秘密。于是便委婉的点了点头,没有明确态度。

“原来如此,不知兄台贵姓呢?是做什么生意的呢?…”

对于这样的问话,崇祯心里有一百万只草泥马在辽阔的草原上奔跑:朕说朕叫朱由检你信吗?

“王振明!”

崇祯拱手表示礼貌。

崔鸣九把崇祯拉到一边,道:“王兄,听说了没有,现在所剩缺的里长之位已经不多了,除了几个油水多的乡镇还有空缺,其它乡镇的里长之位都售卖的差不多了…”

听到这个消息,崇祯脑袋顿时觉得就要爆炸,这不是典型的卖官鬻爵嘛!虽然有“皇权不下县”这样的说法,当是这并不意味着阿猫阿狗都能当里长。

自古皇权是“弗远无届”的,每个皇帝都希望自己的命令能传达到帝国的最底层,最好能百分百地执行,如臂使指。

但以古代的各种条件,想要实现这个目标几乎是不可能的。

秦朝尝试了一次。对于县以下的基层组织,每三十户设一位“里典”、一位“伍老”,乡一级设“啬夫”“三老”“游檄”。

这些人属于政府公务员,代表国家履行治安、征税、司法等职责,并由县一级的官员对其进行管理。

看上去,皇帝的意志可以贯彻到帝国的最底层。但是,受限于当时的技术条件,信息的传递和审阅都十分耗费人力物力,导致中央不得不投入大量的资源。

据说秦始皇每天批阅的奏章就超过一百二十斤,而这还是皇帝一个人的,整个国家的量就更别提了。

此后的历代王朝都吸取了秦朝的教训,中央政权为了减少管理成本。到了明,行政力量一般只延伸到县一级,再往下,官府只控制地方上的财税、军队和意识形态等大事,把一部分较琐碎的事务管理权交给地方自决。

朱元璋后来对县级行政进行改革,对于县以下的组织以一百户为一个单位,其中每十户编成一“甲”,从中选出一户为“甲首”,作为管理者;再设置一名“里长”,负责管理十个“甲首”,并直接向县衙汇报。他们的主要职责就是代表政府征缴税粮。

然而无论是“甲首”还是“里长”,都不是上级官府指派,也不是由基层选出,而是实行轮换制。

在一百户人家中,按照富裕程度(主要是人口和收成)排出次序,前十名的人家轮流担任“里长”,每户任期一年;第十一到二十名的人家轮流担任“甲首”,任期也是一年。所以普通老百姓是没有机会当上里长的,只要手中有资源,有银子有门路的人才有机会被选上里长。

崇祯道:“莫非崔兄有意要买一个里长?”

崔鸣九道:“可不是嘛!不然来找黄管家干什么,只是…如今一个里长都被黄牛党抄成了天价,这太过分了…”

崇祯道:“一个普通镇的里长多少银子?”

崔鸣九伸出两根手指头在崇祯面前晃了晃道:“恐怕没有这个数下不来!”

明朝官员发的俸禄并不是银子,而是大米,一个从一品的官一年的俸禄不会超过一千石。而崔鸣九所说的买一个里长需要的银子已经超过一个从一品大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穿越从藩王开始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