啃文书库 > 军史小说 > 康定天下 > 第三百七十九章 升官(2/3)

第三百七十九章 升官(2/3)

上一页康定天下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啃文书库在线收听!
过来汾州,就是负责土地改革的专项工作的,往后这一块,咱们汾州以你为首,你说怎么干,就怎么干,你想用谁干事,就用谁干事!”

“大人,这如何使得,下官是副职……”

“薛大人,你尽管放心,土地改革是朝廷的重头戏,咱们俩可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呢!”耶律明语重心长的拍了拍薛文山的手。

薛文山挺直身子,拱手正色道:“下官必当竭尽所能,不负大人信赖!”

耶律明哈哈一笑:“就等薛大人这句话!”

……

汾州治下,除却汾州县州治所在之地外,还下辖永宁、沁源,武乡、灵石、宁乡五县。永宁县辖区面积和人口超出其他诸县近倍,每年的税赋收入占了汾州三成,稳居诸县首位。

汾州土地改革进度缓慢,根子就出在永宁县。

薛文山花了三天时间,摸清汾州土地改革的底细后,立刻带了一帮捕快和两个文吏,奔赴永宁县驻点督战。

薛文山一到永宁县,既不寒暄客套,也不要接风洗尘,立马让人搬来全县田亩造册和去岁的土地改革成绩单。

看完之后,薛文山伸出手指,在田亩造册的最前方一划。

韩添丁!

薛文山喊来县令、县丞、主簿、县尉四人,点了点韩添丁的名字:“此人是何来头,家中还能留有如此多的田亩?”

县令徐文看了看薛文山,又瞟了一眼主簿,示意他出言答话。

主簿清咳一声,微微躬身:“大人,这韩家确实有些来头……”

韩添丁是永宁县的首富,家中有良田过万亩,在汾州各县开了十数家米铺,算上佃户和米铺的伙计,韩家能支使的壮丁足足有五六百号人。

若只是家财众多,倒也罢了,偏偏韩添丁几房妻妾肚子争气,给他生了六个儿子。韩家这六个儿子,长子已过而立之年,在太原府任通判一职;次子协助韩添丁打理家务;三子二十有五,与薛文山同年参加科考,如今在灵石县任县丞一职;四子刚刚考上今年的科举。余下两子年岁尚幼,不足论也。

听完介绍,薛文山面上一寒,沉声道:“韩家有人同朝为官,难道就行不得国法了!”

主簿呐呐不能言,其余几人互看了两眼,一时也不知如何回话。

县令徐文没奈何,只得出声道:“薛大人,您

有所不知,咱们不是怕了韩家的势力,只是这韩添丁做人做事滴水不漏,咱们也挑不出他什么毛病来……”

薛文山一听这话,兴致上来了:“怎么个滴水不漏法?”

徐文道:“薛大人,是这样的……”

韩家自唐初已在永宁县安家落户,经过数百年的耕种经营,这才慢慢攒下了手头这份基业。韩添丁执掌家族以来,为人公道仁厚,在乡里常常捐资修路铺桥,名声甚好。韩家家教甚严,几个儿子个个争气,从未在乡里有任何欺男霸女之事传出。

朝廷开始推行土地改革之后,韩添丁便是永宁县头号反对派,在他的带动下,永宁县乃至整个汾州的土地改革工作进度缓慢。

薛文山皱了皱眉头:“徐县长,土地改革乃新朝的基本国策,其重要性就勿用本官多说了吧!”

徐文苦笑一声:“薛大人,土地改革的重要性,我如何不知。土改工作进度,各县每季需上报州府,咱们永宁县的进度缓慢,这一年来,我这白头发都不知生了多少……”

说完这话,徐文把官帽摘下,薛文山一看,不由心生感叹。他来永宁县前,就细细看过县里几个官员的履历,这徐文尚未至不惑之龄,满头青丝就已经白了一半,可见其压力之大。

薛文山深吸了一口气,敲了敲桌子:“徐县长,韩添丁这么一块臭石头,你们就没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康定天下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