啃文书库 > 科幻小说 > 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 第520章 胜利的阴影下(2/4)

第520章 胜利的阴影下(2/4)

上一页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啃文书库在线收听!

但诸葛亮显然是要当丞相之才来培养的,做过了京官、而且是高高在上的历史官后,管管地方事务是个不错的补充。

历史上诸葛亮在赤壁之战后,被刘备封为军师中郎将,管的也是荆南四郡的钱粮军需调度,类似于刘邦东征时萧何在关中干的事儿。

只是现在吃亏在诸葛亮依然比历史上他出山时年纪年轻了整整十岁。哪怕做官两年多了,也才虚岁十七。为他特设军师中郎将肯定是不行的,其他资历更老的文官会不服,所以有实无名已经是最好的选择。

名义上是大将军司马,实际上关羽到时候管哪几个州的战场,后勤军需军备全部可以让诸葛亮慢慢接手,还能帮忙出谋划策。这也弥补了李素成为中枢宰辅后,无法亲自出京独当一面。

毕竟除非是刘禅那种全权委任的皇帝,否则不可能有丞相亲自在外面主持战争的。在刘备这种君一代手下,只有外放的大将军,没有长期外放的丞相。

丞相最多是遇到灭国之战、临时出去几个月担任监军。

这种可能性,李素倒是早就考虑过了,他觉得刘备为了将来更好的“君臣相得”,保护那些老兄弟,应该会把灭国之功平摊一下。

不会让关羽或者某个具体的将领兼得灭袁绍、曹操、孙策这些诸侯的功劳。而是灭了一个后就雪藏调、改打辅助位,换一个人来立下一次灭国的头功。

这一点历史上嬴政和刘秀做得都是比较好的,刘秀基本上不会让某个名将灭完一个重要诸侯后继续灭,这样就不容易功高震主。

嬴政的事迹就更众所周知了:王翦、蒙恬这些家族要交替着用,每个家族灭两国,而且父子兄弟各灭一国平坦。另外韩国是内史腾灭的,最后还试图启用年轻的李信,不过遇到昌平君投楚败了,只好再用王翦。闹得王翦都意识到潜规则惯例被打破了,得求田问舍。

刘邦在这个问题上做得不好,魏赵燕齐楚都是靠韩信灭的,六国里只有一个跟韩信同名的韩王是张良游说下主动投的,最后搞得大杀功臣。

历史的教训该吸取还是要吸取,有条件吸取还不肯吸取的人,也不配统一天下。

反正刘备最好是自己意识到然后吸取,不然李素得设法让他注意到并吸取。

天下还剩袁曹孙,关羽最终灭一家,李素灭一家,张飞或者赵云灭一家,这是最不功高震主的规划。张飞或者赵云里挑剩下的那个,可以在李素灭的时候当副手,一文一武。

……

李素最后这番思考,凡是能够说的,李素都跟诸葛亮说了。

哪怕是那些“功高震主”的历史教训,李素也是略加包装当寓言讲给诸葛亮,只是拿掉了对刘备的具体建议,只谈嬴政、刘邦、刘秀的教训。

诸葛亮觉得获益匪浅,哪怕他当灵台令的时候,已经把前二史和东观汉纪都翻遍了,也没想到用比较学派的思维视角分析过。

对于李素对他的官职晋升计划安排,诸葛亮也是完全心服口服,暗下决心按照李师的规划好好干,将来也要成为青史留名一代贤相。

第二天,李素就带着诸葛亮入宫觐见,一方面是跟刘备正式敲定对诸葛亮的任命,顺便也是了解一下自己离开去华山的这几天,刘备又有什么突发的事情需要跟他讨论。

因为是私下的会见,其他谋士都不在场,地方就选在了石渠阁,刘备非常随和,让李素和诸葛亮都坐着聊。

对诸葛亮的任命,刘备没有任何异议,听了李素的建议就直接准了。

而且因为恰好说到了“把诸葛亮派给关羽当参谋”的事儿,刘备顺势说道:

“前日孤找你商议,也是想问问云长那边的战事。前天和大前天,刚好南阳与河东都有奏表抵达。子龙那边,听说是不太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