啃文书库 > > 我有科研辅助系统 > 241 阴差阳错(求订阅)(3/4)

241 阴差阳错(求订阅)(3/4)

上一页我有科研辅助系统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啃文书库在线收听!
斟酌了一番,像往常一样留了一手,“分别为7.03%和6.38%,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顺便把魏老师接下来可能问的问题也给回答了。

“7%了!”魏兴思眼前一亮,挺直了身子,随后他盯着办公桌上的笔筒,陷入了思索,手指不自觉的开始轻敲桌子。他可不知道许秋藏了一手,如果按照寻常情况考虑,短短三天的时间,器件效率就再次取得突破的几率其实并不大,所以他得到这个消息还是有些意外的。

过了一会儿,魏兴思突然看向许秋,说道:“没记错的话,di体系现在的世界纪录,是8%左右吧。”

“是的,目前的最高效率是7.92%,”许秋点头回应,随后详细介绍道:

“是去年刚发表的工作,di的三聚体和四聚体,湾位通过乙烯基形成稠环连接,给体材料是ce10,那篇文章发表在了am上。”

许秋现在要挑战di的效率记录,原记录的文章自然看过很多遍,记得非常清楚,这篇文章还给了他实验灵感,在设计3d-di分子时,采用稠环化的灵感来源便是这里。

“有没有信心超越他们?”这是一个疑问句,但硬生生的被魏兴思说成了肯定句。

“我尽力。”许秋没有把话说太满。

“好!”魏兴思微笑颔首,“如果能把器件效率做上去,就可以搞一篇大文章出来。”

魏兴思的心中已经基本有底了,如果是段云说出“我尽力”,不用想,这工作多半要凉,因为段云喜欢吹牛,哪天他不吹了,就说明问题很大;而许秋比较稳重,能说出这话来,就说明他至少有五成以上的把握。

不同人说出同样的话,代表的意思是不一样的,魏兴思作为导师,对学生能力、性格、行事风格的把握,自认为还是比较准确的。

顿了顿,他继续问道:“对了,trl的结果怎么样?”

“还可以,之前得到了一个初步结论,3d-di分子稠环化,可以显著提高给受体之间的激子拆分能力。”许秋道。

“不错,如果加上偏理论方面的研究,甚至有机会冲击一下nature子刊,nc,或者science最近新出的子刊sci. adv.”魏兴思感慨道:

“di领域,已经多少年没有出现nature、science系列的文章了啊。”

许秋嗯了一声,没有多做回应。

实际上,除了早在2001年,di作为受体材料首次被应用于有机光伏领域中,发表了一篇《科学》主刊外,di系列这些年发表的文章没有一篇和《自然》、《科学》沾边。

那篇《科学》文章中,.friend是其中一个文章作者,他是有机光伏领域的开创者之一。

文章的具体内容是基于di受体的有机光伏器件,在490纳米的光照条件下,获得了1.95%的光电转换效率。

这在现在只是渣渣一般的成果,效率低就不说了,光照条件还只是单色光,都不是标准太阳光谱下的数据,可在当时算是突破性的进展,这意味着研究者们终于找到富勒烯衍生物的替代品了。

可惜,这么多年来,di系列一直不争气,am、ees、jacs、angemun.(nc),或是sci. adv.(sa),也算是一大进步了。

当然,在学术界,不同领域的不同研究者对于不同期刊的定位有所偏差,就如同am和jacs之争,换算比例究竟是1:1、1:2、2:1或是其他,没人能说的清楚。

有人看不上nc,觉得上面有不少灌水的文章,还要收不少的版面费,不如am,不如jacs,但你让他们去nc上灌水试试看,他们瞬间就萎了。

相对来说,有机光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我有科研辅助系统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