啃文书库 > > 我有科研辅助系统 > 278 业界的自吹自擂现象(求订阅)(2/4)

278 业界的自吹自擂现象(求订阅)(2/4)

上一页我有科研辅助系统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啃文书库在线收听!
必要,结果基本上是可以预见的,也就不需要浪费积分。

积分花费在学姐开发的新型非富勒烯受体上,收益会更高一些。

午饭后,许秋继续撰写毕业设计的绪论部分。

因为他的四个工作,主要都是针对于聚合物给体材料的传统富勒烯体系,所以不能直接翻译他之前发表的那篇非富勒烯综述作为绪论。

不过,不能翻译自己的,翻译其他人的就可以了。

许秋找了几篇同行发表在am、ees以及chem. rev.上的大综述,再加上自己的那篇acsel综述,一共四篇,作为参考资料。

其实,以许秋现在对有机光伏领域的理解,绪论这部分不参考文献,用他自己的话来写,也不是不可以,但是一来比较麻烦,二来可能有所疏漏。

绪论嘛,本身就是要集百家之长,既然决定打造一篇精品毕业论文,自然要把每个细节都处理好。

晚上,韩嘉莹拿到了这批器件的测试数据。

九个体系中,最佳的体系是h13:idt-icin的体系,最高效率达到了6.4%,超过了学姐之前的idt-icin体系的最高性能数值,不过提升并不显著。

虽然只是初步的结果,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比如达到7%,但是指望和那篇《自然·材料》文章10%的效率比肩,还是非常困难的。

这个结果,一方面说明这种给体优化的方向是正确的;

另一方面,也印证了许秋之前的猜测,目前这种宽带隙给体窄带隙受体的搭配,对给体材料的优化大概率只能锦上添花,也就是在原基础上略微提高,想要让器件性能大幅度提升,主要还是得挖掘受体材料的潜力。

不管怎么说,就目前这个情况,又可以发表一篇文章。

当有了自己的一套体系,拥有先发领先优势后,想要灌水发一发二区甚至弱一区的文章,并不是很难。

比如这个工作,至少是一篇jmca、cm之类的弱一区文章,运气好点,发篇am子刊,afm之类的中等程度一区文章也是有机会的。

不过,当首批的这些文章发表过后,其他人得知了“icin”这个单元,先发优势就比较微弱了,毕竟其他同行也会跟风模仿的。

假如不能保持一路领先,好文章就会被其他人瓜分了去。

这就比较考验运气和科研实力了。

周四,学姐还在张疆做合成。

许秋又帮学妹涂了一次有效层,还教邬胜男处理了昨天测试的trl数据。

安排好她们两人后,许秋继续撰写绪论部分。

一直忙活到晚上,绪论部分终于完成,他一共写了二十页之多,论文总页数也达到了92页。

绪论部分一共有六个小节,其中:

第一节是引言,主要讲述为什么要做这个毕业设计。

许秋写了三段话,以依次递进的方式,分别叙述“为什么要开发太阳能电池”、“目前太阳能电池领域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开发有机太阳能电池是解决问题的途径之一”。

第一段话,许秋直接翻译了自己综述中的表述:

“人类对能源需求不断增加,而煤、石油、天然气等传统化石能源日益枯竭,且对环境造成大量污染。因此,寻找各种新能源尤其是清洁可再生能源已是当今社会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在诸多可再生能源中,太阳能由于无污染且可无限利用,因而被普遍认为是一个能够解决全球能源需求问题的有效途径,但目前利用率非常有限。”

第二段话,许秋先描绘一番整个太阳能电池领域的现状:“已商业化的太阳能电池中主流产品为传统硅基太阳能电池,包括单晶硅、多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我有科研辅助系统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