啃文书库 > 军史小说 > 根在东方 > 第163章 风尘之变(2/3)

第163章 风尘之变(2/3)

上一页根在东方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啃文书库在线收听!
们的鲜血染红......

嵬胆里前线指挥部里的空气像凝固了一般,几十号人都陷于了沉默,董铮就像霜打的茄子,神情悲怆,低着头一言不语。一个多小时之前,大家还在为打破美帝二十五团的围攻而欢呼,为柳义章的超级武器和超级指挥而赞不绝口,现在一切都变了,战场上风云变幻,递胜递负,其结局无疑是风尘之变。

柳义章强压着内心的痛苦,他很清楚现在不是悲伤的时候,四十四军近乎弹尽粮绝,留在临津江南岸已无任何意义,极有可能被美军穿插分割,围而歼之。于是他平静地向董铮建议,“首长,我建议您马上向‘志司’请示,兵团立即撤出战斗,向三八线以北作战略撤退,四十四军现在孤悬临津江南岸,处境极其危险,一旦临津江河水暴涨,后果不堪设想,这攸关几万将士的安危!”

董铮点点头,他心里清楚柳义章现在是全心全意地辅佐自己,他立即向‘志司’报告了兵团当前的严峻形势,请示把四十四军立即撤到临津江以北,‘志司’当即就批准了董铮的请示,并对董铮提出了表扬,兵团已经出色完成了第五次战役所承担的战略任务,可以撤到北部山区与联合 在三八线形成对峙状态。

柳义章走出指挥部,静坐在嵬胆里的山头上,对前线的枪炮声已感到麻木,心如死灰,经历了那么多的生死离别,柳厚章、柳恩章、敖东、邓家驹、庞立学......但都没像徐卫国的牺牲让他如此难受,泪水止不住地肆意流淌,昨天中午的最后那碗酒竟是诀别酒!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这是徐卫国一生的真实写照,他还追求过慕烟,那也许是他一生唯一追过的女人,可是慕烟连正眼都没看过他一眼;从他手下走出那么多营长、团长、师长甚至副军长,真正称得上朋友的却只有自己和苗青,他死前让覃怀玉转告自己的话犹在耳畔回响,他的一生太孤独了!

柳义章越想越痛苦,把头埋在胸前止不住地啜泣。

苗青靠在柳义章的后背上,脸色铁青,如果不是董铮,徐卫国就不会战死,虽然董铮不是故意为之,但他为什么就不能采纳柳义章的建议,仅仅因为他是高级将领?苗青和董铮从小就很熟悉,相互之间太了解了,尽管董铮比苗青高出好几个级别,但苗青根本就没把他放在眼里。

而对柳义章,苗青认识他不到半年,却被苗青视为过命的兄弟,柳义章的文韬武略决非常人能比,他敏锐的洞察力和过人的胆识更是让人望其项背,他有得天独厚的先天条件,但后天的努力更让人心生敬畏,二十岁不到的年轻人,不到半年的时间好像苍老了十几岁,苗青清楚地记着攻打老鹰岭之前的那天晚上,柳义章向他提出三条建议时略显稚嫩的脸庞。而就在昨天,柳义章跟徐卫国他们交待战术时所表现出的睿智与沉稳,岂是这个年龄段的年轻人所能具有的?说是凤毛麟角一点也不为过,更难弄可贵的是柳义章悲天悯人,义薄云天,视兄弟如手足。

苗青现在真不知道该怎样安慰柳义章,就希望眼前有一箱酒,跟柳义章一醉方休。

这时董铮安排完军务后向他俩走来,苗青见了他,就气不打一处来,他知道董铮肯定是来找柳义章道歉的,苗青站起来招呼也不打就气哼哼地走开了。

董铮看见柳义章把头埋在胸前,双肩抖动地厉害,眼睛也湿润了。董铮自从独立团出事后,一直就非常地自责,他刚刚还跟‘志司’的首长做了深刻检讨,主动承担了独立团失利的责任,‘志司’的首长并没有责难他,认为责任不在董铮,那种情况下董铮的部署是最合理的,如果是白天性质就不一样了,让董铮不要有思想负担。

董铮觉得最对不起的人就是柳义章,他好几天前就通过吴祥森提醒自己要提防前线指挥部被偷袭的可能,自己根本没当回事,还私认为柳义章是杞人忧天,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根在东方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