啃文书库 > 军史小说 > 大明公务员 > 第二十七章出头的来了(2/3)

第二十七章出头的来了(2/3)

上一页大明公务员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啃文书库在线收听!
里面还有很多余地的。

比如,以孔子子嗣出面,将何夕列于儒门新圣之一。

大不了,将来祭祀孔子,孟子,颜子,等儒门先贤的时候,再加上一个何子就行了。

就担心,何夕将儒门这个庙给拆了。

这里面关系甚大,与孔家关系最多。孔家不出面,想让别人替他们出面吗?根本不可能。

所以,孔希路这一次注定要在这一次大会上出面,与何夕谈一谈的。而孔希路也抱着必死之决心。

不过,他没有想在这个时候出头。

但是很多事情,并不是他想不想的问题。

而是情势所迫,不得不为。

因为,何夕建立学校体系。看似给了南方很多人利益,但是不能掩盖一个重要问题。那就是何夕要将吏试,代替科举了。

何夕知道的吏试本质上,与后世的公务员考试相差不大。

首先是有学历要求的。

就是几座大学堂毕业证才行。当然了,而今执行的兵不严格。否则,而今所有大学毕业生,才不过一万多人。这些遍布军中,朝廷之中,根本不够。自然有很多其他人进入朝廷。

不过,将来这个趋势很明显了。

想要考吏员,必须是十所大学的毕业生。

何夕制定的小学,中学,大学。大学毕业生考吏员。与大明士大夫一直想要的,科举制度是完全不同的两个路线。

这个路线,并不是江南士大夫们所能接受的。

是的。这些人在很多方面都是已经退让了。

当然了,也算是不能不退让了。

毕竟,南北之战的结果是摆在这里的。他们再抗争,难道能抵挡住大兵不成?

但是取士之道,不仅仅代表着大明官方意识形态,也代表着未来士大夫子弟的上进之路。他们如果不抗争,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很多兴旺的家族,都会变成寻常百姓家。

世代簪缨之家,变成寻常门户,是无数人即便死也不愿意看见的。

是他们不能不坚守的底线。甚至不惜为了这一件事情,在来一次江南之乱。

甚至比洪武年间更加坚持,更加不容退让。

原因很简单,朱元璋不开科举,但是在洪武年间,朱元璋用人大多都是文官士大夫出身。所以,即便不用科举也是可以的。但是何夕用人,自成体系。

如果现在退让,可以预见未来他们就更加不可能出现在朝廷之上。

真是进一步,未必生。退一步一定死。

于是,就有了南孔出面,反对仅仅建立十所高校。

孔希路倒也没有想心思完全表露出来,要留有余地。

他首先认为,大兴官学是好的。但是有很多名声远播的书院,排斥在朝廷官学体系之外,并不是一件好事。比如名声赫赫的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等等。

所以,请朝廷放开名额,多修建几座书院。

他一连列出了十几个书院大名单。

每一个都是名声赫赫的,出过很多大人物的书院。不过特点也很明显,那就是都是在南方,几乎全部在长江以南。

不过,这也是很现实的问题,南方的文风就是比北方强盛。

用意也很明显。

何夕之所以不想扩充大学,就是因为师资力量不够,否则也不会先建立师范大学。不就是为了培养老师,从而扩充学校数量。将来人才数量增多了。不用别人说,何夕自己就会扩充高校。

但是而今一下子增加十几所所谓高校,人手根

本不够,自然有大两的旧文人侧身其中。南方学校比例比北方高很多,很明显,将来选中的官员,南方人的机会就要比北方高太多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大明公务员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