啃文书库 > 都市小说 > 年代:从魔都译制片厂开始 > 第270章 扛枪的遇上了玩笔的(2/3)

第270章 扛枪的遇上了玩笔的(2/3)

有声小说,啃文书库在线收听!
薄了一点。”

“揉在一块,的确更具感染力,”江山也同意老大的建议,说完他又看向了蔡文升:“蔡编,这位李记者很有点东西。”

“哦?”

“一场仗打下来,他眼里看见的肯定不止这点,”江山拍了拍手里的文稿:

“你要继续和他保持联系,鼓励他把自己的所见所闻连篇成书,那样的话,可比这些零零散散的小豆腐块有影响多了。”

“听你的意思,是想让他出书?”蔡文升忽然发现了一个从没想过的方向。

“要想让这些碎片式的采访小记,不被人遗忘,”

聊着聊着,江山同志的眼中逐渐迸发出了一股光芒:“就只有将它们揉成一部有血有肉的小说。”

“瞧瞧咱们的江科长,”荣斌忍不住笑了起来:“到底是年轻啊,说着说着就热血沸腾了。”

“荣编你还真别说,这也就是组织没瞧上我,不然的话,我立马就弃笔从戎。”

上辈子,江山同志还真有幸当过几个月的战地记者。

虽说不是自己国家的反击战,但,也足够刺激的了。

“玩玩笔你还行,”江总编立刻代表组织提出了反对意见:“玩枪还是算了。”

“上战场也不一定就得扛枪嘛,”蔡文升深有感触的说道:“战地记者的笔,同样也可以成为一把利刃。”

“说得好,”年轻的江科长带头给老蔡鼓起了掌:

“不但是一把利刃,还是一把为前线战士披荆斩棘的利刃。”

1982年,经历了长达两年的沉淀,李存葆在一次外出学习中,偶遇了《十月》的编辑张守仁。

面对张守仁的约稿,李存葆终于与对方聊起了自己构思已久的小说《高山下的花环》。

相比两年前的自己,这一会的李存葆同志已经学会了“将现实带入理想”。

之前一直想揭发的干部子弟临阵转业事件,也被他改编成了一位:

【先绞尽脑汁寻求转业,后不顾自身安慰冲锋陷阵,并在战后积极为烈士家属偿还债务、坚持为牺牲战友打抱不平的成功转型人设。】

听完了李存葆的叙述后,泪流满面的张守仁鼓励对方立刻动笔。

于是在学习班结束后,李存葆并没有着急返回部队,而是留在燕京历时半个多月,将自己这部酝酿已久的小说一气呵成。

火速送到张守仁手中之后,信守承诺的张编辑一字未改的将这部《高山下的花环》刊登在了《十月》的页面中。

临阵转业的干部公子、g时出产的哑炮、带血的烈士欠账单,这几篇江山此刻没找到的采访记录,在小说发表后,立刻让人民看见了一部不一样的前线小说。

一股“花环”的热潮,也很快在社会上蔓延了起来。

各家出版社的接力印刷,使得这本《高山下的花环》在当年就出版了1100万册。

为了得到《花环》的影视改编权,一时间所有的电影厂都在忙着联系李存葆。

但出乎意料的是,《高山下的花环》的影视改编权最后落在了上影厂的手里,而近水楼台的“八一”厂却被意外出局了。

究其原因,只因为上影厂的导演谢晋在最紧要的关头,给李存葆同志拍去了一份多达600字的电报。

这封斥巨资的电报中,有一句话彻底打动了李存葆。

【只要将《高山下的花环》交给我,我保证将最大程度的忠实于原著小说。】

在谢晋出现之前,还没有任何一家电影厂肯对他做出承诺。

天知道为了这句简简单单的承诺,谢晋以及上影厂的领导将和多少高层人士打太极。

但最后,谢导不仅说了,还的确做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