啃文书库 > 军史小说 > 苏厨 > 第一千八百三十章 继任者(2/2)

第一千八百三十章 继任者(2/2)

上一页苏厨章节列表下一章
有声小说,啃文书库在线收听!
不禁响起一阵笑声,是啊,战阵之上,诸多难料。 …… 战阵之上,诸多难料,苏油对待战争,最讨厌的两个字,就是“意外”。 因此范龙山的行动,哪怕是客观上让保州北面的太行天险易手,苏烈进据紫荆关,从侧翼对飞狐、灵丘天险造成严重威胁,让其失去战略作用,为宋军争得了巨大的战略优势,苏油也坚持要惩处他。 不过范龙山是即将退休的人了,没皮没脸,大巫要惩处自己就惩处好了,还大言不惭地跟田守忠声称,自己这叫“善始善终”。 可不是,当年跟大巫第一次见面就被戴枷罚跪,自己最后一战又被权寄百杖,戴罪立功,只要不剥夺手下儿郎的功劳,自己这点惩罚,当不了事儿! 倒是种诂和巢谷对苏油留够后手的举动颇为受教,预备队这可不就派上用场了? 各路争先,进展神速,苏油严命各路管照好后路,两人也认为没有毛病。 大宋百年来的对外战争,几乎全是输在断粮之上,教训就血泪斑斑地在那里摆着。 种诂也在悄悄观察接班人,他和巢谷年纪都大了,此战过后,就该退下去养老了。 所有将领里边,他最看好的不是别人,而是一直守在帅府,沉默不语,任劳任怨的王文郁。 下边曹南李纯元他们还年轻,要爬到军机处、枢密院,还有一段时间。 中间的老将如范龙山、田守忠、姚兕之类的,都是不靠谱的家伙,做将可能拉风得一逼,做帅,不够格。 只有两个人能入种诂法眼,一个是如今镇守紫荆关的苏烈,一个就是王文郁。 不过苏烈是战术天才,打仗多靠的天赋,文化和学习不够,也比较缺乏全局观和战略观,哪怕是后天在军事学院培养过,也稍微不足。 王文郁就要好得多。 王文郁守兰州,当时李宪已经率军出击,青宜结鬼章等四散放牧,却突然有一股夏人万余来攻。 当时城中只有千余旧军,知州李浩闭城拒守,王文郁主动请求出城迎敌。 李浩以为不妥:“城中骑兵不满数百,安可出战?” 王文郁答道:“贼众我寡正当折其锋芒,以安众之心,然后城池才可守,此张辽守合肥之策。” “不然城外山周,青唐诸部,尚不知会作何异动。” 将军闫仁武道:“我等奉诏令守城,而少保也不让轻易出战,如果谁非要开关,必遭弹劾。” 王文郁慷慨陈词:“今出城作战,乃以一当千,九死一生,岂畏弹劾哉?况且守城没有守住的把握,出战尚有可乘之机。” 李浩最终被王文郁说。 王文郁乃招募七百人为敢死队,夜里缒城而下,持短刀突入敌营。 夏人不明就里,惊惧溃散,争相渡河,死者甚多。 当时苏油收到捷报,也不禁感慨:“文郁,今之敬德也。” 当年苏油在荔枝道上捡到的县巡检,以箭术精绝驰名西军,经历一路成长后,如今已经成为方面大将。 他一生中经历过不少军事冒险,但是细观每次冒险行动,却都是经过极度冷静的分析之后,才做出的决断。 如今大宋兵精粮足,王文郁已经不用如早年间的那样,演出种种以少胜多,以弱克强的传奇,反倒变得“普通”起来。 不过因为不让继子易姓,好接续战友的香火,又和儿子一同进入军事学院深造,一同成为同级别的将领,创造出父子同窗,并肩作战的佳话后,王文郁又成了大宋武臣中德行兼备的代表。 种诂看到了王文郁身上宝贵的品质,那就是平时绝不讨价还价,坚决执行命令,面临绝境时却又不失机变,敢于果断冒险。 这种人不光是最好的军人,还是难得的帅臣。 当然,王文郁也不能和王韶、章楶、李夔那样的谋略天才相提并论,但是如今的大宋,已经过了需要靠天才才能支撑局面的时期。 能够忠实执行命令,永远沉着冷静的王文郁,反而是种诂眼中最佳的继任者。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苏厨章节列表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