啃文书库 > 军史小说 > 我和李白是同学 > 第379章 知府易水寒(1/2)

第379章 知府易水寒(1/2)

上一章我和李白是同学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啃文书库在线收听!
大唐的河北鄚州府,无数的百姓在知府易水寒的带领下收割芦苇。

这时候白洋淀的水已经退下去了,那芦苇滩涂的土地已经露出了水面。

进过一年多的努力,这边的百姓已经不缺粮食了。只是生活还是困苦。因为没钱啊!

易水寒通过南诏那边的竹编想到了这芦苇是不是也能编成东西。经过无数次的实验以后。终于完成了。

其实,他没有搞什么精细的东西。就是搞出了一种叫苇簸的东西。把芦苇捆成手臂粗细的小捆。

然后再用麻绳连起来做成帘子,这东西就是直接盖房子时候直接盖在檩条上面。

然后苇簸上面就直接涂抹泥巴就行了。这个年代的砖瓦都很贵。农户们是买不起的。

河北经历了几年的战乱,房屋也是十不存一了。河北的冬天还是很冷的,大部分都农户都是用麦草搭成窝棚,一家人蜷缩在里面取暖。

但是这样的窝棚取暖效果是极差的。但是盖房子的砖虽然可以用土坯代替。但是那瓦却代替不了。百姓买不起啊!

苇簸的实验成功让无数百姓们看到了希望。而白洋淀是个巨大的芦苇荡。足够百姓们盖房子编苇簸了。

天冷了正好是农闲时节,入秋以后百姓们就在府衙的号召下,打好了无数的土坯。

现在都工工整整的码在自己被规划的房基地旁边。现在知道不用瓦就能盖房子了。百姓们自然是欣喜万分。

各个村子的青壮都组织起来,在有经验的泥瓦匠带领下。开始一排排的盖房子。

大唐的农民都是勤劳而朴实的。他们从不会吝惜自己的力气,那东西睡一觉就回来了。

于是,很快一排排土屋就被建了起来。

而白洋淀便的渔民们,因为湖面已经结冰。早就赋闲熬冬了。现在因为苇簸的大量需求,一个个也都全部忙碌起来。

每一张苇簸可以卖三个铜钱。这活女人和小孩都可以做。于是渔民们在这个冬天都发了一笔小财。他们除了睡觉的时间,都一直在忙碌。就这样苇簸还是供不应求。

易水寒带着几个手下刚从一个村子视察回来。这已经是盖房子最慢的村子了。

他们亲自帮着最后一栋屋子上完房顶上的草泥。看来,这个冬天基本不会再有人被冻死了。

易水寒原本俊秀的脸上已经长满了胡茬。皮肤也变得粗糙。他之所以能被提拔成知府,就是因为他的埋头苦干。

李瑛已经数次表彰了他的功绩,看来又要升迁了。

不过现在的易水寒已经跟刚到河北的心境完全不同了。他只想让百姓不在挨饿受冻,至于自己发官位。真的无所谓。

现在他治下的村子,都有了整齐房屋。街道干干净净。因为不缺粮食,百姓们已经自发的养了很多家禽家畜。

这比什么都能慰藉他这一年多的操劳。

鄚州府就是个小镇,一共就三条大街。城内的百姓也就一万多人。

不过此时已经开始有了些繁华的样子。临街店铺的生意越来越好,农户们也开始把自己饲养的家禽家畜拿过来卖钱了。

骑马进城,看见他的每一个百姓都恭敬的跟他打着招呼。他也笑着回应,并且询问各家的生活状况。熟络的好像一家人。

路过一家小吃店的时候,易水寒下了马。这是他最喜欢吃的一种东西了。也是当地特产。

这东西叫驴肉火烧,就是用白面在烤炉里面把巴掌大的圆饼烤的外焦里嫩。

然后用刀把烧饼刨开,在里面加上煮熟的驴肉还有肉汤熬成的焖子。

再配上一碗小米粥,那真的是一种享受啊!

老板姓郑,两口子四十多岁了。只有一个独女还没名字。大家习惯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我和李白是同学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