啃文书库 > 军史小说 > 穿越从藩王开始 > 第6章 火器(1/2)

第6章 火器(1/2)

上一章穿越从藩王开始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啃文书库在线收听!
这一夜,崇祯皇帝如一团棉花一般软绵绵,在播种以后,满眼所见都是闪烁的星星。

农民在土地里播种,而崇祯皇帝在~~上播种,同样是为了给帝国添砖加瓦,同样是为了帝国的一切都更美好。

这一觉,崇祯皇帝睡的舒服无比,从头皮酥麻到脚后跟,用香飘飘来形容都是不足为过的。

一觉醒来,整个世界都是崇祯的,皇帝心情大好。

从各地调集而来的兵士,军纪松散,毫无纪律的概念,在于狄云交流以后。崇祯皇帝决定对这些兵士进行思想上的教育,行为上的整顿。

现代化军队训练的那一套,被崇祯皇帝搬运来,运用到这些纨绔子弟身上。没有训练不好的兵士,只有不会教的军官。

新兵的训练非常重要,磨刀不误砍柴工,一个怕死的新兵是没有资格上战场的。而所谓的兵书,都是纸上谈兵的故事,没有经历过实战,一旦上了战场,就只有晕头转向的份。

所以,对于新兵的训练,如何训练新兵,崇祯皇帝是非常看中的。

现代化的军校,培养出来的兵,个个都是素质极高的战士。所以说兵在于精,而不在于数量的多寡。但考虑到实际上的情况,包括:装备、后勤补给、人员配置、交通等方面考量,崇祯皇帝也并没有提出不符合实际情况的训练措施。

别的不说,一个连自己的生活都无法打理好的人,别的事情又怎么能做的好呢?

招募来的兵士面临的第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整内务。

所有的生活用品,要按要求整理、清点…最重要的训练为“叠被子”,把被子叠的如豆腐块一般。

对于为何要把被子叠的如豆腐块一样,兵士们是怎么也不能理解的,平日里他们盖的被子臭气熏天不说,且经常丢失,被拿错,互用。没有私人物品的概念,一切东西都可以互相拿来使用。

为了训练兵士们把被子叠的如豆腐块一样,在狄云的强制推行下,选出了二十个在各方面表现都比较优异的兵士。

他们每天训练六个时辰(古代每个时辰两小时),就是为了能够把被子叠的如豆腐块一般。

当这二十名兵士高要求完成叠被子后,被分派下去教授下面的兵士。

每天六个时辰的训练,连续三天的训练,绝大多数兵士都能勉强完成把被子叠成豆腐块状。

冷兵器时代,学会使用兵器的动作要领很重要,如:刀劈斧砍,矛戳剑刺,戈啄棒打,弓射鞭抽等。

火器时代,步兵技术训练日趋复杂,不仅须掌握操作武器、器材的动作,还须懂得使用它的理论知识。

火铳的出现改变了战争局势的走向,但是此时的神机营早已经荒废,火铳枪的制作工艺也因为断代,没有了接班人。

戚继光《练兵实纪》:“为北方遇敌,惟有快枪一种,人执一件,但成造本拙,工尤粗恶,身短体薄,腹中斜曲,口面大小全无定制,不堪击敌。而铅子又不知合口之度,什物不具,装放无法,徒为虚器。故虽敌畏火,而火具又不足以下敌,惟有支吾不见敌面而已。且柄短赘重,将欲兼持战器,则不能两负,将只持此器,则近身无可恃者。”

“以上之外,有火砖,一窝锋,地雷,千里炮,神枪等,百十名色,皆不切于守战,故不备,今皆一切禁之。以节靡费,惟有子母炮,尚属可用,未当终弃,亦一奇品也。”

徐光启《兵机要诀》:“方今制敌利器,火器第一。器有小有大,小者如三眼、快枪、夹靶之类,膛短无力,又难取准,俱不许习学。惟鸟铳最利,上自将领,下至火兵,人人俱要打放精熟。”

到了明末,乱七八糟的火器已经很多了,但大多不实用,真正实用的,只有鸟铳(火绳枪)。

1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穿越从藩王开始章节列表下一页